小芹是一个13岁的小女生,今年上初二,可新学期开学后突然不想上学了,家人问她,说是上学索然无味,学不进去,脑子反应慢,对什么都提不起兴趣,上课时脑子一片空白,什么都记不住上,而且浑身无力,教室在四楼,每次爬楼梯到教室累得气喘吁吁,家人再问便哭了起来,家人认为你小小孩子不上学怎么能行?于是狠狠地吵了她,说她怕吃苦,不好好学习,对不起家人等,逼着她去上学,她拗不过家人,硬着头皮去学校,没有几天便被班主任送了回来,因为班主任发现小芹不和同学玩,总是一个人躲在角落里,居然用小刀在自己胳膊上划,由于感到事态严重,便送小芹回家,家人把她送到郑州市心理医院,由于她不说话,一直在哭,接诊的常国胜院长感到事态的严重,建议住院治疗。
半个月过去了,小芹脸上有了笑容,也开始和同病室的小朋友玩耍了,那么小芹当初患了什么病?让我们一同走进郑州市心理医院每周五上午举行的疑难案例研讨会现场,研讨会照例由心理医院常国胜院长主持,郑州大学心理系主任耿耀国博士和病人交流,李丽副院长及所有的医生、心理师、骨干护士及在河南省心理咨询师协会实习基地的进修老师参加了本次案例讨论。
随着耿博士抽丝剥茧式的询问,对小芹的问题逐渐明朗:在小芹很小的时候,由于有了弟弟,她不得不住外婆家,外婆脾气不好,动辄就吵她甚至打她,从小幼儿园开始,小芹就常常感到害怕,怕被坏人抓走,走路时总觉得背后有人跟踪自己,给家人说,家人说哪有啊?别自己吓自己了,然后狠狠地批评了她,从此不敢再对家人说。上小学后这种情况更严重了,由于父母重男轻女,不怎么顾及小芹的情绪变化,尽管小芹拚命地学习,依然摆脱不了内心的害怕,由于无人关心,常常不开心。大约从小学四年级开始,她突然发现自己的头脑中驻了一个小女孩儿,这个女孩儿长得和自己差不多,但不是自己,在自己不开心时给自己讲笑话,逗自己开心,有时也命令自己做自己不想做的事,导致自己经常和她吵,就这样,这个小女孩儿有时表扬自己,有时强迫自己,弄得她喜忧参半。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小女孩儿还会从头脑中出来,在离自己不远的地方跟踪监视她,是自己亲戚或者家人派来跟踪监视她,更有甚者还命她用小刀划自己胳膊,弄得她更加害怕,更加不开心,为此上课走神,听不进去,什么都记不住,为此更加痛苦,最后索性不上学了。
小芹得的是什么病呢?经过大家激烈的讨论,耿教授否认了精神分裂症的诊断,因为小芹的症状是很“分裂”,但不荒谬,而且整个问诊过程中,小芹谈吐自如,表情自然,情感协调,而且交流适切,一点都不像精神分裂症。那么她头脑中的小女孩儿是怎么回事呢?耿博士认为这是双重自身症和双重人身症,如果这个小人在头脑里边,叫双重自身症,多见人格解体;如果小人在体外,则为双重人身症,这是一种自身体相,或是一种幻视。清醒时看一个人有两种身份,对同一身份有两种体验,比如她的亲人她认为是别人派来的。综上所述,耿博士认为小芹的病应该是癔症。常国胜院完全赞同耿博士的意见,同时对接下来的治疗提出了自己的意见,要加强心理治疗。
李丽副院长对小芹的心理治疗重点强调三点:一是给予小芹充分的支持和陪伴,和她建立好关系;二是帮助她学会应对策略,比如放松训练,减少心理上的压力;三是做家庭治疗。
附:癔症(分离转换性障碍)是由精神因素,如生活事件、内心冲突、暗示或自我暗示,作用于易病个体引起的精神障碍。癔病的主要表现有分离症状和转换症状两种。癔症的症状是功能性的,因此心理治疗占有重要的地位。该病预后一般较好,60%-80%的患者可在一年内自行缓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