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孩子放在九院我放心,这里的每一位医生、护士都值得信赖!”患者小陈同学的妈妈在信中表示:“孩子情绪激动服药自杀,曾先后去了两家省级医院,由于各种原因都没有得到收治,差点一度想放弃孩子和我自己的生命。是九院心理三病区的杨晓磊医生给了我希望,不但在我们身无分文的情况下迅速及时的处理好孩子的疾病,还加班到深夜来开导安抚我的情绪,杨大夫是我和家人的救命恩人......”
书短情长,细语情深。近日,一位14岁小患者的妈妈带孩子来院复查时,特将一封感谢信和一面锦旗送到郑州市第九人民医院,表达了患者对杨晓磊医生的感激之情与心理医院三病区医护团队最诚挚的谢意。
据了解,14岁的患者小陈同学是一名初中二年级的学生,于半年前出现心情不好,高兴不起来,对周围事物不感兴趣。不愿意活动,不愿与人交往,经常在家玩儿游戏。有时晚上不睡觉,情绪不稳定,经常因为小事和父母争吵,易激惹,有自残行为,左手腕部有刀割伤瘢痕。曾在外院诊断为“抑郁症”,因不能坚持服药,病情反复发作,最近几天病情加重,悲观绝望,感觉生活没意思,有强烈的自杀观念。凌晨十二点多与母亲发生口角后自行服药企图自杀,家人发现后及时将患者送往医院进行洗胃催吐、促排泄等治疗。脱离生命危险后来到了九院心理三病区就诊,刚来病区时,小陈意识不清还出现攻击医护工作人员,由于之前在两家省级医院被婉拒后,家人焦急万分,甚至有了轻生的念头。杨晓磊医生当机立断,在家属身无分文的情况下迅速为患者办理入院,准确用药并及时处理病情。当细心地杨大夫发现患者妈妈焦虑抑郁情绪比较严重时,又耐心为家属讲解分析孩子疾病的特点与治疗方案,经过近两个小时的开导与安慰,家属终于对孩子重拾信心,放弃了轻生的念头。
小陈同学由于自杀观念较重,入院后护士进行自伤自杀风险评估高度,及时严加防范,单间观察、随时巡视。即便如此,小陈还是将自己手腕放在餐桌下沿划伤、服药后悄悄去卫生间催吐,病区里的护士为此忙的晕头转向。护士长看到这一情况,每天查房时就特意安排和他年龄相仿的孩子一起聊天,一起阅读他们喜欢的文章。得知小陈乒乓球打得好后,又在病区举办了乒乓球比赛,不出所料,小陈拿了比赛冠军,还顺便收了几名“乒乓球学员”。就这样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经过将近三周的系统治疗,小陈逐渐打开心扉,不再排斥住院治疗,还积极主动的邀请和鼓励新患者加入团体活动。即将出院的他甚至还搂着我们护士小哥哥的肩膀说:“好舍不得你们呀,我会常回来看您的。”
一面面锦旗和一封封简短的感谢信,不仅是患者对心理三病区全体医护人员的赞许,更是对九院医疗工作的赞许。我们收获的不仅仅是一份荣誉,更是一份期望、一份信任,我们将以此为动力,更加努力地为每位患者提供高质量的医疗护理技术!